夜间
言情小说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446章 核电大时代与用电成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言情小说] http://www.0371uu.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百亿这也太夸张了一点吧!


随后又有几个记者和相关领域专家询问了苏翰一些问题。


对于一些不痛不痒的宏观性问题苏翰都给以了正面的回答。


但一些相关专家询问的一些关键性细节。


苏翰都以不方便回答给回绝了。


新闻发布会随后正式结束。


……


关于巨龙装置点火成功的新闻再次引爆全球。


标题当然是龙翰科技完成了完全可控的核聚变。


一百八十小时的稳态运行。


一百亿度的高温。


Q值达到六十八。


纯氦三聚变。


哪怕再苛刻的核聚变领域专家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这些数据震动了几乎所有人。


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全人类多年以来一直寻找的真正的完全可控的核聚变。


更别说巨龙装置那无比夸张的外形了。


仿佛一条真正的巨龙正在崛起。


华夏国内当然都兴奋坏了。


虽然这么多年来全球都在押宝核聚变。


但谁也没想到最后是华夏国率先完成了真正核聚变。


而且还是完全可控的核聚变。


更重要的还是Q值达到六十八以上的核聚变。


这也太牛叉了吧!


不管是官媒。


还是网络媒体。


又或者自媒体。


都是一边倒的给龙翰科技点赞。


苏翰的声望也再次达到了一个顶点。


本来民间就早有传言。


只要被苏翰盯上了产业就没有发展不起来了。


巨龙装置的出现。


再次证明了这句话。


华夏国完成了可控核聚变的事情对其他各国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因为谁掌握核聚变能。


谁就掌握地球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现在全球媒体最关心的就是巨龙装置到底能发多少电。


按照巨龙装置的Q值和体型来算。


巨龙装置预估的年最大发电量应该不低于五百亿度。


论发电量刚好比全国第二大水电站仙鹤湾水电站略低一点。


但问题是巨龙装置的投资比仙鹤湾水电站要大很多。


仙鹤湾水电站一共才投资一千八百亿。


而巨龙装置不包括发电的汽轮机已经投资了三千亿。


也就是说建设一台巨龙装置能建设两个仙鹤湾水电站。


从逻辑上来说并不算便宜。


而且巨龙装置发电要使用氦三。


氦三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元素。


每吨价格高达几百亿元。


巨龙装置起码一年也要用上一吨。


那么换算下来光是燃料成本每度电就在六毛左右。


设备折旧、人工分摊、系统维护各种费用大概也要三毛。


再加上之前的研发费用。


巨龙装置的电费出厂价可能高达一块。


按照每度电大约百分之三十的盈利计算。


巨龙装置的出厂电价可能达到一块三。


甚至最终可能达到一块五块以上。


这个价格相对于现在水电五毛。


火电的六毛。


风力和太阳能的七毛。


可是贵了一大截。


再算上线路传输的费用以及各种后期费用。


最后到居民的账上可能涨到两块以上。


【现在的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的价格并没有这么贵。但随着GDP的增长,电费应该也会增长。米联邦的电费在九毛钱左右。所以两块多的电费,哪怕是在发达国家,也是一个很夸张的价格。】


国外一些媒体官宣了关于巨龙装置电费的事情。


这自然也引起了不少国内网民的激烈讨论。


不少人认为翘首以盼的核聚变。


原来这么贵。


那研究了半天最后岂不是研究了个寂寞。


当然也有人认为核聚变的优势是能够稳定供电,而且完全绿色无污染。


如果华夏能彻底告别火电。


最后必将还给华夏一片彻底干净晴朗的天空。


不过也有人认为如果为了一片天空就要使用上高价电。


那么空气质量再差一点也无所谓。


网上关于这个话题也是争论不休。


苏翰当然也看到了这些争论。


关于这点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虽然巨龙装置产生的Q值非常的强大,但用这些热量用烧水以后,难免有热量上的损失。


不然成功的核聚变标准也不用将目标定位Q值十以上了。


而且消耗的氦三也是成本。


这些氦三都是自己从月球辛辛苦苦挖回来的。


不可能免费用来发电。


关键是为了投资核聚变前前后后花了十年时间,还投入了几千亿。


这些都是成本。


反正让自己把电费打下来。


自己可没那个本事。


当然电生产出来没人用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眼下还是先把聚变堆给生产出来。


至于后面的问题到时候再说吧!


……


官家单位当然也看到了网络上的争论。


但作为官家单位他们无论如何也必须支持龙翰科技的发展。


更何况是可控核聚变这种于国于民都有利好的重点工程。


哪怕电费再贵也必须用。


官家单位随即向苏翰保证。


如果苏翰能够成功让巨龙装置并网发电。


那么以后官家单位的所有用电将会采购巨龙公司的电。


苏翰知道后当然非常的高兴了。


这代表了官家单位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所以无论如何他也要完成巨龙装置的并网发电。


……


在此之前苏翰决定先将核工业的相关知识全面提升到中级。


因为他想看看中级核工业想难关技术能不能过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核工业技术一下就花了苏翰五万亿。


不过这点钱对苏翰来说已经是毛毛雨了。


海量的核工业技术。


让苏翰也是目瞪口呆。


其中就有大量的核聚变技术。


几乎是各种技术路线的核聚变技术都有。


其中还有一些技术路线苏翰压根就没听说过。


只不过这些技术路线的Q值也是各不一样。


高的有直接能达到五十的。


低的起码也是十以上的。


不过其中一个类似于巨龙装置的路线都没有。


苏翰很高兴自己能发现一条全新的路线。


不过更让苏翰惊喜的是。


在这些核技术当中还有一些高温超导材料技术。


这些材料只要零下几十度的问题下就能实现超导属性。


这自然让巨龙装置性能大大提升。


减少系统运行时候的损耗。